第二届(2019)AUL竞赛在线交流与评选圆满落幕

作者: 时间:2020-07-24 点击数:

2020年7月17日,第二届辽宁省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创新研究竞赛在线交流与评审在线进行。本次竞赛由辽宁省教育厅人类工效学会联合主办,由沈阳建筑大学和与北京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竞赛围绕城市人居环境特征,在“建筑学(Architecture)-城乡规划学(Urban Planning)-风景园林学(Landscape)”,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公共卫生、健康医疗、数据科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交叉学科视角下,探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发生或面临的人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促进多学科、综合性的可持续健康人居环境研究


本届竞赛主题将建筑视为“共生环境”的一部分,由著名的建筑评论家郭肇立先生命题。2019年9月发布竞赛公告,到2020年1月成果评审,经历4个月的研究周期,共提交246项研究报告,分别来自21 所高校(其中辽宁省内17所,省外4所),经专家初审、专家复评,共84项成果获得各级奖项。


18个项目作为一等奖候选项目进入现场交流与评审,分别来自华侨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东北大学/哈工大(联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学科主要包括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公共管理学、民族学、材料学和航空宇航科学。同时,北京津发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团队针对获奖项目,同步进行全国人因与工效学创新大赛“HFE Award”培育项目的遴选工作。




莅临本次交流与一等奖评选的评审专家有台湾中原大学建筑评论家,台湾现代建筑学会创办人 郭肇立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谭刚毅教授,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郭伏教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专家马蕙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董慰教授。出席嘉宾包括人类工效学会副秘书长、津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起超董事长,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夏柏树教授、副院长刘洋老师,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朱玲教授



会议由“辽宁省研究生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学术交流与创新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张圆教授主持

首先,命题人郭肇立教授对本届竞赛的题目给予深度解读。郭教授首先介绍了“共生环境”这一命题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建筑运动引起了普世文明价值的建筑思考,引领现代建筑运动的包豪斯一方面关怀社会的劳动集体建筑,另一方面更强调跨领域合作的创作机制。然而在包豪斯诞生一世纪之后,信息时代交流方便的今天,我们却面临更多的资本主义时髦风格诱惑,在形式主义泛滥中逐渐丧失了面对自己的社会文化与城乡环境问题的思考能力。


在西方的学院教育里,Master(硕士)一词源自英国荷兰Guild(行会)的专业制度,一个城镇每个专业只能有一个Master,Master需要是“通才的专业”,具备整合的能力,才能控制专业品质,因此需要跨学科,以及终身学习。


本竞赛主题将建筑视为“共生环境”的一部分,“共生(Symbiosis)”一词原指微生物界二种或多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建筑思维需要兼顾人文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因为建筑不是单纯的个人艺术,它有集体性需求;建筑是一种社会生产,也是一种环境生产。共生建筑论或许可以提供一条道路去抵抗资本主义的食物链式的文化掠夺,重新面对我们仅有的一个地球。

随后,18个一等奖候选项目的负责人代表各自团队对课题成果进行了汇报。

随后是专家打分和精彩的点评环节,由朱玲教授主持。朱玲教授首先感谢各参赛学校、各指导老师、各位研究生同学对竞赛的支持和努力,针对出题人郭肇立教授提出的“共生环境”这既有历史意义,又有时代价值的竞赛命题,呼应包豪斯百年的主题,分别从共生、智慧、恢复性等领域契合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对各位专家评委的支持表示感谢,期待各位评委老师的精彩点评,期待专家们“点石成金”。


谭刚毅教授首先赞扬了本届竞赛所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这种形式对研究生学术交流和教育培养都是一种启发性的思考;接下来,谭刚毅教授针对18个项目逐一点评,肯定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在方法、视角等问题上提出具体建议;最后,针对各个团队的后续研究和学术成长,提出三点宝贵建议:首先研究一定要有针对性;其次研究应该有明确的取向,注重概念,还是注重落地性,侧重于长远发展,还是侧重于当下问题;最后提出课题项目在保证研究操作严谨,逻辑清晰的同时,也需要更大胆的创想和鲜活的思想。

董慰教授将本次汇报的18个项目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类,针对这两种研究类别,分别对各个项目团队的研究深度、问题指向性、题目呼应性、以及成果表达,展开具体的点评和指导。最后两点建议:基础性研究需要严格限定研究边界、建构深入的研究逻辑,要善于在一个具体指向上开展深入研究;应用类研究则要要注重系统性,能够在复杂情境下解决现实问题。


郭伏教授从工效学和人因技术的交叉视角,欣喜于参赛项目对前沿和先进研究方法的应用,特别肯定了对于脑电、眼动追踪、生理测度等人因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手段和技术,使得项目的研究更有深度。郭伏教授对团队研究中的相关技术给予点评和具体指导,并积极展望人居环境研究和设计领域与工效学领域的情感研究之间的交叉前景,期待看到更多更为深入的学科合作研究。

马蕙教授首先全面总结了所有成果:选题较为广泛,且很好的契合了竞赛主题;选题角度、研究方法等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准;参赛团队对研究主题有深入思考,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接下来针对各个项目进行了具体点评和指导;最后提出希望和建议:运用交叉学科技术方法进行创新研究的同时,要特别注重方法运用的合理性;选题要与满足环境与人的需要相结合、与研究者兴趣相结合,研究不仅要有严谨的思维,还需要浪漫的情怀。


作为压轴点评,郭肇立教授首先对各位同学展现出的精彩的研究和各位评审精彩的讲评表示感谢,同时提出建议:首先是人文研究与科学研究还需要整合,其次是建筑设计与财务计划的对立思考,这也是在学校教育中常常忽略的部分;最后表示关注人的身心健康与医学方面的研究在本次竞赛中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于共生环境的整体性,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去整合更多的专业,同时需要更严肃地面对自己的时空环境的创新问题。

随后,夏柏树教授宣布了一等奖评选结果,对获奖高校及团队给予热情祝贺,感谢辽宁省教育厅和人类工效学会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的学术支持与指导,感谢组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辛苦付出,并期望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创新研究中心在学术交流和竞赛活动的组织上再接再厉,求真务实,继续深化学术交流和创新研究的学术型和创新性,扩大中心及竞赛活动的学术影响力,服务和推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


最后,赵起超副秘书长宣布了全国人因与工效学创新大赛“HFE Award”培育项目的遴选结果。同时也表示,作为人因与工效学前沿创新技术的开拓者,津发科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与相关部门及高校的产学合作与协同育人合作,支持将人因的方法、智能的技术同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环境研究相结合,推动我国新工科建设。津发科技将为获得遴选的项目团队提供后续“科研支持计划”,包括实验设备和技术服务的支持,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学术活动顺利落幕,关于“共生环境”的思考值得持续,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的学术研究与交流也将继续。